1、導論
(1)學習語言哲學的重要性與學習方法,(2)西方語言哲學的發(fā)展脈絡,(3)語言哲學的性質,(4)語言哲學與科學、人文學科的關系,概述語言哲學在語言學、翻譯理論與實踐、文學批評中的地位等。
2、洛克和語言的本質
洛克的語言論,意義與觀念的起源,語詞與句子,指示與定義,本質與抽象,對洛克的評價。
3、弗雷格論意義與指稱
心理主義與語境原則,弗雷格的現(xiàn)代邏輯思想,弗雷格的指稱體系,弗雷格的意義體系,意義概念的兩種應用,對弗雷格的評價。
4、羅素的特稱描述語理論
羅素對弗雷格的批判,邁農悖論,羅素的解決方案,斯特勞森論特稱描述語,唐納蘭的觀點,羅素的辯論,對羅素的評價。
5、克里普克論專名
克里普克的論辯目標,關于描述語理論的爭論,專名、可能世界、語詞內容與概念意義,命題態(tài)度與語義,對克里普克的評價。
6、戴維森論真與意義
塔斯基對真的定義,戴維森對塔斯基的理解與批判,戴維森與原初翻譯,戴維森對指稱與意義的分析,戴維森的成真條件意義理論,對戴維森的總結。
7、維特根斯坦研究
早期維特根斯坦——邏輯哲學論的主要觀點,語言圖畫說,維特根斯坦思想的轉變,后期維特根斯坦——哲學研究的基本任務與方法,語言游戲說,對私有語言的批判,規(guī)則與規(guī)范,語言共曉性,來自維特根斯坦的啟示。
8、奧斯汀與格萊斯
言語行為理論,格萊斯的意義理論及其哲學價值,對奧斯汀的批判,對格萊斯的批判。
9、關于理解的理論
哲學闡釋學的觀點,伽達默爾的理解觀,維特根斯坦的自然理解觀。
10、布蘭頓的規(guī)范語用學
布蘭頓與喬姆斯基,意義的本質,意義的規(guī)則。
11、語言哲學在中國的發(fā)展與展望
語言哲學的基本方法總結,語言哲學與語言研究、文學研究、翻譯研究的關系。

《簡明語言哲學》
陳嘉映

語言學與現(xiàn)代科學
陳明遠

《語言哲學》
何剛

Truth and Reality
Otto Ran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