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緒論
1 天文學的發(fā)展歷史;2 天文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;3 天文學和物理學的關系;4 天文學與諾貝爾物理學獎
第二章 恒星基本概念
1 恒星距離及其測定;2 恒星的大小和質量;3 恒星的亮度,視星等,熱星等和熱改正;4 恒星的絕對星等和光度
第三章 恒星的光譜和化學組成
1 物理知識準備;2 氫原子光譜及其線系;3 恒星觀測光譜的分析確定恒星的化學組成和物理性質;4 恒星的化學元素豐度
第四章 恒星的顏色與光譜能量分布
1 黑體輻射;2 維恩位移定律;3 恒星的光譜能量分布和輻射曲線;4 恒星的光譜分類;5 決定恒星光譜型的主要因素
第五章 天文觀測方法
1 地面光學望遠鏡回顧;2 望遠鏡終端和輻射探測器;3 射電望遠鏡及其觀測;4 紅外天文觀測;5 空間望遠鏡和全波段天文觀測
第六章 離我們最近的恒星——太陽
1 太陽的概況;2 太陽的內部結構與能源;3 太陽的對流層和磁場;4 太陽的活動;5 太陽和其他恒星的關系及和我們的關系;6 太陽系起源與演化
第七章 雙星
1 雙星及其分類;2 雙星的軌道運動;3 萬有引力定理和恒星質量的測定;4 特色雙星及其研究。
第八章 變星
1 變星及其分類;2 脈動變星及其周光關系;3 新星和超新星;4 耀星及其他變星;5 特殊不穩(wěn)定星。
第九章 致密天體
1 白矮星;2 中子星(脈沖星);3 黑洞
第十章 赫羅圖和恒星的演化
1 赫羅圖;2 主序星的演化;3 恒星主序后的演化;4 密近雙星的演化; 5 星團及其赫羅圖
第十一章 星云和恒星的形成
1 星際物質和星云;2 分子云和恒星的形成,恒星的主序前演化
第十二章 銀河系
1 銀河系的整體結構; 2 測量銀河系;3 銀河系的轉動;4 銀河系的旋渦結構;5 銀心和銀暈;6 銀河系的起源和演化
第十三章 河外星系
1 星系的形態(tài) 和 分類;2 測量河外星系;3 星系集團;4 星系的演化;5 活動星系與活動星系核
第十四章 宇宙學
1 膨脹的宇宙;2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;3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;4 暴脹宇宙;5 宇宙大尺度結構及其形成;6 暗物質與暗能量

《基礎天文學》
劉學富

《天文學基礎》
鄭偉

Fundamental Astronomy
Hannu Karttunen